摘要:1月15日,可能是前无古人的一天三款社交软件不约而同的选择在这一天发布。 上周,我们分析了字节跳动的多闪和锤
1月15日,可能是"前无古人"的一天——三款社交软件不约而同的选择在这一天发布。
上周,我们分析了字节跳动的"多闪"和锤子的"聊天宝",今天,我们不妨根据王欣发布的这款主打熟人匿名社交的软件——马桶MT,来讨论一下匿名社交这个命题是否成立。
早在2014年之前,匿名社交产品就在国外市场掀起热潮,2014年,因为一款名为"无秘"(原"秘密")的产品爆红,带起了国内做匿名社交产品的热潮,仅2014年一年,国内匿名社交领域的APP总数就超过了20款。不过,喧嚣过后,就是沉寂,"无秘"与其他同类型的产品并没有存活太久,就纷纷"夭折"。
与陌生人社交软件相比,匿名社交能够满足人性的窥私欲和参与感,爆火也是意料之中,但,如何存活下来,也是一个问题。因此,王欣这次想切的熟人匿名社交是否能做起来?不妨让我们先追本溯源。
接下来,我整理了几款曾是"现象级"的国内外(熟人)匿名社交软件,通过盘点分析这类社交兴起到衰落的过程及现状,我们不妨去推测下,熟人匿名社交这条路径是否可行,以及原因所在。
匿名社交产品盘点
1.PostSecret(匿名社交鼻祖 / 已死亡)
如果要追溯网络最早兴起的匿名社交产品,那么不得不提这款名为PostSecret的产品。在智能手机出现前,PostSecret几乎承载了秘密社交的全部功能。
这个网站最初是作为Blogger上的一项实验而发布的,创始人Frank Warren在他所居住的区域附近散发明信片,让人们匿名写上自己的秘密再寄回给他,经过他挑选之后放在PostSecret的网站上。
每年,Frank会精选一些特别有创意的明信片集结成册出版,并且还会各地演讲,并链接了国际自杀预防wiki来回应那些有自杀倾向的匿名者。
没多久,PostSecret就迅速在互联网世界扩散开来,Warren家门口的木质邮箱成为了一个人们倾吐秘密的树洞。每个星期天网站都会更新10个新秘密,作品类型也五花八门,从希望梦想的阐述到性行为、犯罪活动、秘密欲望的忏悔、尴尬的习惯等等。
摘自postsecret.com
这个网站曾经火到什么程度呢?在2006年的年度博客奖项中,曾一举夺得五个Bloggies:最佳美国博客、最佳主题博客、最佳社区博客、最佳新博客和年度博客。在2008年更是成为美国十大女性学生最受欢迎的网站,其中7%的受访者称该网站为她们的最爱。
直到2011年9月,Frank顺应移动大潮在iOS应用商店上线了一款同名应用,立刻大火。但内容由于缺乏审核机制,以至于每个人都可以提交,问题便接踵而来。尽管Frank找了很多志愿者来审核内容,只是大量的诽谤、色情等信息还是让PostSecret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施压者中不但有用户、苹果公司,甚至还有FBI。
后来,这款产品的结局如何呢?
仅三个月,该应用程序于2011年12月28日从App Store中删除。很快,PostSecret的网站也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迅速衰落,虽然目前仍在运作,但今非昔比。
后来,创始人Frank在自己的博客里总结:"99%的秘密都是好的,但不幸的是剩下的1%的不良秘密最终压垮了我们。"
PostSecret App:生于2011年9月,卒于2011年12月。
2.Whisper(匿名社交 / 目前仍存活)
在PostSecret的移动端终结的一年后,2012年11月,一款名为Whisper的应用上线,这是一款是基于陌生人之间的匿名社交软件。创立不到两年,就完成超过6000万美元的融资,估值也高达2亿美元,C轮还有腾讯的参投。
在Whisper中,用户可以匿名发布自己的秘密,并且可以与附近位置的用户分享。另外Whisper有寻找附近的人和组建群聊的功能,但是推送默认显示世界各地的用户的热门帖子。
Whisper的注册流程有多简单?完全不需要绑定任何设备,只要你填写昵称和性别即可登陆发帖。然而由于匿名网络社交的保密属性,产品本身就存在无法有效阻止不健康内容和言语传播的短板。
在这点上,Whisper是怎么做的呢?他们在推荐板块刻意选取正能量的倾诉来引导用户,并且早期在菲律宾雇佣了一个庞大的团队,用人工审核的方式屏蔽色情、暴力、有攻击性的条目去防止网络黄色暴力,而后开发了名为"仲裁者"的系统,能自动删除违反其规定的帖子。
目前,这款产品的结局如何呢?
Whisper在2017年裁员20%,以维持企业的继续发展。虽然Whisper还活着,但也今非昔比,何况创始人表示他们的目标是做一家"未来的媒体公司",而且现在把精力集中在人工智能项目和发展用户上,打算通过优质文章和视频自动化创建来实现盈利。
Whisper:生于2012年11月,目前仍存活,但公司进入转型,旨在打造"未来媒体公司"。
3.Secret(熟人匿名社交 / 已死亡)
Secret是一款基于手机通讯录的匿名社交应用,用户可以把秘密直接分享给通讯录中的好友,将匿名社交的范围从陌生人扩展到了熟人之间。
这款产品于2014年1月上线,创始人是前谷歌员工,因此这款产品上线一周就在硅谷广泛传播,火爆科技圈。推出才一个月,就从谷歌风投和KPCB以及其他投资方手中获得了860万美元的融资。
这款产品的主要目的是解决Facebook实名制的问题,以及匿名分享观点、传闻、创意及任何信息,比如你可以把内容匿名分享到朋友圈,但你的好友只知道来自熟人分享。
此外,你能以匿名方式向好友提问,并且Secret跟你手机及邮件的通讯录连接,这就意味着你能看到post显示来自"朋友"或是"朋友的朋友",和Whisper的只通过学校和地域筛选 post不同,显然Secret增加了"被人肉"的风险性。
于是,各种硅谷臭名昭著的八卦,比如会有某独角兽公司收购传言,或者某些创业公司的奇葩面试行为等等信息出现在Secret上。也正是因为它揭秘了其诞生地硅谷的内幕消息后,Secret鼎盛时期曾一度登上了八个国家的应用程序商店下载榜第一位。
CEO野心也很大,他希望将Secret打造成Instagram和Facebook的真正的竞争对手。然而事与愿违,在Secret火速蹿红后,用户量激增,以至于网络霸凌、人身攻击、色情、吸毒、公司秘密在产品内传播,流言蜚语不绝于耳。Secret逐渐变得像一款阴暗负能量的攻击和吐槽平台。
Secret甚至一度建立了一个由九十个全职版主组成的团队,但应用程序是以朋友群为中心的,不良信息细致入微或者被编成代码,所以Secret 的开发者和管理者也并没有有效解决上面的问题。之后用户便开始大量流失,Secret甚至遭到了很多抵制和反对。
2015 年 4 月 29 日,Secret 的 CEO 大卫·贝陶宣布关闭公司。从排名第一到停止运营,仅仅 9 个月,一款曾经辉煌无比的匿名社交软件迅速没落。
Secret:生于2014年1月,卒于2015年4月。
4.YIK YAK(LBS匿名社交 / 死亡)
2013年11月,两个高中生创建了一款名为Yik Yak的软件。
这是一款根据地理位置筛选信息的匿名社交App,用户只能看到方圆1500米内的帖子。匿名和超本地化的八卦、话题等特色,让它迅速在校园蔓延,毕竟学生们可以在App上尽情吐槽课堂、老师以及考试。
在2014年顶峰时期,Yik Yak估值达到4亿美元,在App Store中的排名高于Facebook、Twitter。一年半时间里,1600个校园在使用这款应用,月活用户达数百万。2014年底,红杉资本领投Yik Yak,投资金额6200万美元,估值达4亿。
显然,地理位置特征的亲密关系激发了一种共同的氛围。但,匿名+地理位置(邻近距离)又直接导致大量恶意内容滋生,校园欺凌、人身攻击、种族主义、歧视女性等言论迅速蔓延,甚至有人发布校园开枪等恐怖威胁。监管部门与Yik Yak多次对话和审查,家长和老师越来越担心它会促进校园欺凌,大量学校禁止使用该软件,并要求学生删除。
Yik Yak为了遏制欺凌现象,曾强制要求用户放弃完全匿名,将原本可改变的"化名"变为强制性的名称。这么一来,可以使得用户对他们发布的信息更加负责,结果引起用户的抗议。当创始人道歉并重新引入匿名时,Yik Yak已经失去了大量用户,人去楼空。
这款产品是不是真的那么糟?麻省理工的媒体实验室(MIT Media Lab)将Yik Yak与Twitter进行了对比,发现匿名平台上的帖子中包含粗俗词汇的可能性仅略高一些。差异小于1%。也就意味着在匿名平台上,用户使用粗俗语言的可能性仅比在公共平台上略高一些。
正如前文Postsecret的创始人所言:"1%的不良秘密最终压垮了我们。"2017年4月,两位创始人宣布关闭应用。
Yik Yak:生于2013年11月,卒于2017年4月。
说完了国外这几款具有典型性代表的匿名社交产品,我们再来看一款曾在国内占据社交免费榜单第一的熟人匿名社交软件——无秘。
5.无秘(熟人匿名社交 / 已死亡)
2014年3月,一款模仿Secret的国内首款匿名社交应用"秘密"推出,上线短短几周便在国内爆红,甚至占据 App Store 免费社交榜单第一长达一个月之久。"秘密"主打熟人匿名社交,可以导入微信、QQ 和电话通讯录好友,产品的slogan就是"朋友圈的八卦爆料",好比是一场熟人间的假面舞会。
不过,由于版权问题遭到过下架上架再下架的曲折过程,直到解决版权纠纷后改名"无秘"。
"无秘"的受众基本以职场群体为主,许多白领们热衷于在上面爆料和窥探行业八卦。而它的火爆又恰恰是迎合了当下城市年轻人无处发泄的负面能量,当圈子功能推出后,还能看到很多业内八卦。
面对露骨、造谣、抹黑等等内容的大量涌现,无秘平台对此几乎置之不理。任由这些黑暗文化滋生、成长。匿名带来自由,匿名也带来放肆与阴暗,由此产生的黑暗文化在无形中消耗着用户对它的忠诚度和好感度。
2014年,"一个北京IT大佬开房吸毒被抓"的爆料在互联网内快速发酵,网友纷纷推测是张朝阳,最后张朝阳辟谣澄清。事后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在微博中表示,此次事件"应该是某家无节操的爆料软件为了吸引用户炒作自己故意发的谣言",将矛头对准了无秘。
因为这样的产品定位,也注定将它推上风口浪尖。2017年9月,"无秘"官方发微博称"系统维护,暂停服务。"此后便销声匿迹,App也悄然下架。
有人说"无秘"遭监管甚至报复也合乎情理,因为匿名意味着用户"无需对话语负责",这就导致各种负能量内容和言论始终充斥在社区中。网络犯罪成本本就低,再加上匿名,以至于大量内容都是口无遮拦,虽真假难辨,但无疑会触犯到很多人乃至机构的利益。找不到源头,平台自然成为众矢之的,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无秘:生于2014年3月,卒于2017年8月。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上周刚刚发布的"马桶MT"。
6.马桶MT(熟人匿名社交 / 命运未知)
2019年,快播创始人王欣在经历4年的狱刑后终于打破寂静,出狱半年就带着自己的新品——"马桶MT"(熟人社交匿名软件)杀回互联网。
2019年1月15日,产品正式发布。
然而,这个故事似乎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马桶MT"内测不到一个小时后,微信页面上的下载链接就被微信封了;近两个小时之后,腾讯大王卡短信也封了马桶MT App的短信验证;1月15日,iOS端下载链接被关闭,官网公告说服务器超负荷,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下载使用。
其实,"马桶MT"这款产品的特点很显著:无非是引入熟人关系链,以匿名的形式、将话题场景作为中心、以限时群聊为节点。虽然不用于关系链的沉淀,但有利于帮助释放人性的表达欲。
首次登陆的用户只需绑定手机号,无需设置昵称头像,即可看到附近的人创建的话题,有问题也有投票,也可以加载图片或语音,引发用户参与讨论。此外,用户可以给话题带上红包,而每个参与讨论的用户都可以瓜分此红包。
而基于匿名、限时群聊等特性就注定了马桶是一款灰色擦边球产品。话题的生成过程没有审核期,以至于我在内测期间,发现了大量敏感话题。
王欣在自己内部发布会演讲时说:"匿名社交有很多问题,国外国内来看,很刚需,还没一个人做成功。希望能通过我们的方式方法,去把这个问题解决掉,因为需求在。"
而后他又提到,微信封杀"马桶MT"可能是因为红包功能,表示这个功能可以理解为"熟人间的知识付费"。至于针对负能量的信息,马桶有变声功能,可以让骂人这件事变得好玩好笑。
说实话,体验完这款产品又看完王欣内部产品交流会演讲,我发自内心觉得这款产品大概率可能是要凉透的,王欣对现在的互联网状况存在很多的理解偏差和想当然。
王欣想从细小市场去切入没错,甚至因为刘德华歌里的那句"每一个马桶都是英雄,只要按一个键,就能冲走你一切的烦恼"而将产品名字定为"马桶",把产品定位成年轻人可以真实交流,情感流露,获得快乐的场所。但,他可能并没很好的去研究过那些匿名社交先烈们惨死的原因。
匿名是把双刃剑,无秘的死亡就在于平台被大量负面情绪积压,用户在那样的场景下仅是发泄,而无法解决任何问题。狂欢之后,焦虑还在,压力还在,生活还在继续,周一还要面,所以,它们只能流行一时。
马桶MT:生于2019年1月,命运未知。
匿名社交的可行性?
简单追溯了上述几款曾名声大噪的匿名社交历程后,我们不妨思考下,熟人匿名社交这条路究竟可不可行?
我的答案是,不太可行。针对这个回答,以下给出几点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匿名社交会成为不良信息扩散的温床
我们都清楚基于匿名这个属性,产品本身就存在无法有效阻止不良内容传播的缺陷,PostSecret的死亡也完全证实了这一点。
在匿名状态下,用户的言论几乎不受到任何实质性的限制和道德责任约束,因此更不需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此外普通用户对于信息真实性的鉴别能力有限,以至于谣言会在网络世界迅速大规模的扩散,甚至要追溯源头都是极为困难的事情。而早年正是因为社交平台的匿名机制导致网络环境秩序遭到破坏,新浪微博才率先提出实行实名制。
我们去看Secret、Yik Yak或者Whisper,会发现匿名社交网络是一个矛盾的东西。一个依赖社会关系的匿名应用程序很容易导致相关的违法行为,并迅速成为反社会的因素。
匿名社交会成为负面情绪的垃圾场
同样,跟上一个原因类似。反观"无秘"的下场,也是由于匿名机制带来的"无需对话语负责"导致平台最后被各种负能量内容和言论所充斥。要知道,没有任何一款充斥着负能量内容的社区可以长期具备生命力,这也是Whisper在积极引导各种正能量的匿名的原因。
而"无秘"却用背道而驰的价值观,其匿名机制带来了黑暗文化氛围,平台并没有对其加以控制而走向失控。平台被沉重的情绪填满,用户也不愿再登陆上去。最终,无秘也被这股力量蚕食的干净。
一旦匿名社交从吐露真情实感变为信息垃圾场后,用户无法判定内容的真实性,过多虚假、捕风捉影的内容会使得娱乐性下降,更无法保证社交性应用的黏合性,这样的应用很难走得远。
匿名社交解决不了本质问题
匿名社交无非满足五大需求:人际交往、宣泄情感、娱乐消遣、获取信息、窥探隐私。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扮演着的 "现实自我"的角色,并非是内心真正渴望成为的"自我"。在匿名条件下,会更有安全感,从而倾向于表露内心的"真正的自我"。
此外,当我们在匿名状态下,通过浏览他人的隐私信息会天然获得内心窥私欲的满足。短期在猎奇心里驱动下,匿名社交应用可能会火爆一段时间,但是长期来看,匿名社交并不能建立长期关系。
匿名社交媒体的一个致命缺陷是,使用应用程序未必能得到正向反馈。因为用户无法在匿名操作时建立关系或自己的声誉。也许我们有时候可能想以匿名的形式分享一些信息,但它这并不足以支撑一个网络。
引用App Annie的研究高级副总裁Danielle说的一句话:"如果应用程序实现了有用的功能,那么糟糕的新闻不一定会超越应用程序的受欢迎程度(例如,优步)。但是,如果没有可持续发展的东西,它就会消失。"
总结
匿名社交的确缓解了自我表露的需求与熟人社会压力之间的冲突,在强关系和弱关系之间界定出一个中度关联的社交层次,满足了人们对自我隐匿的需求和窥视他人的乐趣,也规避了暴露真实的麻烦。
作为熟人社交产品,匿名社交并不算伪需求,其实在这些App诞生前,匿名社交的需求就一直存在——漂流瓶、匿名BBS都是此类需求的传统形式。
但,"无秘"因负面情绪积压从爆火到凋零,漂流瓶因色情内容被关闭,脉脉匿名区一度被关闭整改后变为职言,这些其实都反映出匿名社交存在的大量问题。
匿名意味着轻松和自由,却也带来了言论失控和用户黏性不足的问题。匿名是真实自我的保护罩,也是灰暗人性的培养皿。
"熟人"+"匿名"社交模式,本质上满足了用户"表演"和"偷窥"的双重心理。每个人潜意识里都有偷窥他人的欲望。在现实社交模式中,时空障碍增加了"表演"和"偷窥"的难度。
熟人匿名社交应用基于现实朋友圈的"强关系链接网",提供了具有共同背景的观众群,提高了人们的欲望。在这种环境下,群体内部信息交流不受束缚、空前畅通,固有的结构性社交关系被打破了,长幼、尊卑关系因"匿名"而消失。身份的失去带来相对"平等", 用户不必承担现实中"发言"带来的打压和限制,似乎为个体利益的实现,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渠道。
不过,因为所谓的秘密往往无法查证,人们爆料,攻击,揭发,猜疑.....另一方面,平台无法较好的去把关和负责,被爆料、被攻击、被揭发和被猜疑者无法辩解和澄清。过多承载的负能量,如人身攻击、暴力色情和虚假信息等等,注定会限制"熟人匿名社交"的发展。
另外,说说企图颠覆微信这个思路,其实不只是国内妄图切入社交与微信抗衡,国外也同样。我们提到的Secret、Yik Yak等产品创始人都想挑战Facebook和Twitter,但他们忽略了一件事:赢家通常只有一个。
在现有巨头已经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不仅意味着你可能仅有0.5%的机会找到下一个微信、Facebook和Twitter,你还得去相信它在某种程度上是脆弱且可被打败的,或者说,相信匿名是建设社交的更好模式。
最后,引用曹政在《社交网络的先烈们》一文中的一段话:
【来源:三节课 作者:范米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