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第22号台风银杏的临近,流花油田70多名海上作业人员全部撤回陆地,受台风影响,亚洲首艘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海葵一号和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二号所属海域的风力达到10级、浪高6米,面对台风考验,中国海油近年来稳步推进智能油田建设,通过物联网
随着第22号台风银杏的临近,流花油田70多名海上作业人员全部撤回陆地。受台风影响,亚洲首艘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海葵一号和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二号所属海域的风力达到10级、浪高6米。
面对台风考验,中国海油近年来稳步推进智能油田建设,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数字技术与勘探开发业务深度融合,多个油气田建成台风生产模式,提高油气安全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率。
陆地远程操控,保障海上生产
进入“台风生产模式”后,海上作业人员撤离到陆地,通过“复制”到陆地的中控系统对海上设施进行远程操控,操作信号通过卫星这个“超级WiFi”进行传输,实现台风期间少停产甚至不停产。
在位于广东深圳的流花油田生产操控中心,工作人员紧盯屏幕上的实时生产参数,通过远程操控系统,控制240公里外的海葵一号和海基二号进行生产。工作人员介绍,过去,受台风影响,流花油田每年关停时间超过7天,带来原油产量损失超过8万吨,经济损失超3亿元。
精妙设计,牢固扎根
迎接台风考验,也离不开能源重器自身的精妙设计和牢固扎根。
海基二号总高度达428米,总重量超5万吨,导管架相当于地基,支撑海上油气平台搭载的300余套设备。导管架底部有16根钢桩,分别插入裙桩套筒、钉入海底,再用特质水泥将空隙填满。这些钢桩长约170米、直径约2.7米,为海基二号在深海极端恶劣环境中提供坚固支撑。
海葵一号总重量约3.7万吨,最大储油量6万吨,负责处理和储存海基二号开采的原油。海葵一号采用圆筒型结构和多点系泊方式,可以更好适应深水环境和抵御风浪流的影响。
数字孪生,保障安全生产
为更好应对深海极端恶劣环境,海基二号还针对性设计配备了深水导管架数字孪生健康管理系统,可全方位监测导管架的环境载荷和结构响应,提升深水油气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工作人员可以实时掌握海基二号的运行状态,发现潜在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保障生产安全。
移动5G赋能,开启智能化新时代
目前,海葵一号和海基二号已实现移动5G网络通信覆盖。下一步,流花油田还将探索关键设备智能诊断、人工智能辅助、智能安全管理等数智化工具应用,力争在安全管理和油田开发上实现一系列新功能。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流花油田副总经理吴小路表示,智能油田的建设将进一步提升油气开采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保障海上油气生产的安全性和效率,为我国能源安全提供有力支撑。